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1-04-18 22:37:12|瀏覽次數:
茶產業是我信陽市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也是競爭力強、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生態產業、健康產業。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信陽市茶產業得到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茶產業也成為信陽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的有力支撐和重要抓手,成為信陽市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經濟的重要板塊。目前全市茶園面積達120萬畝,開采面積75萬畝;2008年茶葉產量2200萬公斤,總產值16.8億元,茶葉綜合產值達22.6億元;全市現有各類茶場120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近600家,達到一定規模的茶葉企業300余家,百萬資產的茶農(大戶)450多戶,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25家,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6家;全市茶葉注冊商標200多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級著名商標9個,市級知名商標18個;中國名牌農產品3個,河南省名牌農產品6個;茶葉集貿市場100多個,茶館茶樓近200家;行業組織迅速發展,已經建立茶葉產業協會8個,茶葉專業合作社41家;現有茶農95萬人,從業人員超過110萬人。2008年,茶農因種茶人均收入達2200元,占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2%;在一些茶葉生產專業村,種茶收入占農民收入的90%以上。茶葉已成為我信陽市山區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是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之一。
信陽種茶歷史悠久,始于東周,名于唐,興于宋,盛于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茶文化源遠流長,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區。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評價,“淮南,以光州(今信陽一帶)上……”,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驚嘆“淮南茶信陽第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生態環境條件,加上經過千年演變而形成的獨特采制工藝,孕育出了名門之秀—信陽毛尖百年名牌。信陽毛尖以外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內質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香氣馥郁持久而享譽海內外,是信陽的“金名片”,屢獲國內外殊榮。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9年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1990年信陽毛尖在全國綠茶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質量獎金獎;1999年獲得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2007年11月份在日本舉辦的第三屆世界茶葉節世界綠茶評比大會上,信陽選送的21個茶樣,在世界219個茶樣中全部獲獎,奪得最高金獎6個,金獎10個,銀獎5個,其中最高金獎和金獎總數分別占該獎項總數的三分之一,得到日本媒體的廣泛宣傳和高度贊譽;2008年3月,五云茶葉集團“龍潭”牌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在2008中國(澳門)國際茶業博覽會上,信陽五云茶葉(集團)有限公司的“龍潭”牌信陽毛尖等13家茶企業產品入選最受港澳茶客歡迎的中國茶品牌。
1992年以來,信陽市以飲譽海內外的中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為載體,連續成功舉辦了16屆信陽文化節,每屆茶文化節都力求創新辦節理念,改革辦節形式,拓展辦節領域。從2001年第十屆茶葉節開始,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升格為省級節會。2004年第十二屆茶葉正式更名為中國茶都—信陽茶文化節,擴大了辦節的文化內涵。每屆茶葉節(茶文化節)都組織了招商引資、茶葉展銷、經貿、旅游、文化娛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統計,前16屆茶文化節期間實現現貨交易金額近百億元,簽約經貿項目1013項,項目投資總額492.44億元。這些招商引資項目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改善了投資環境,而且為信陽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充足的后勁。茶節盛會期間,王光英、張思卿、白立忱、李德生、費孝通、段君毅、彭沖、李錫銘、洪學智、李蒙、張梅穎等國家領導人蒞臨茶節盛會,國家40多個部委和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的領導同志,國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領導和客商,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俄羅斯、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尼、匈牙利、波蘭、荷蘭、澳大利亞、希臘、埃及、哥斯達黎加等20多個國家的外商及海內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共6萬余人光臨信陽。通過舉辦茶文化節,不僅提高了信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了城市品位,促進了信陽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而且弘揚了茶文化,帶動了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今,一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充滿活力、開放奮進、魅力四射的新信陽已呈現在世人面前!
下一篇:開茶葉店要做的準備
2011-10-14
2011-10-14
2011-07-11
2022-01-24
2022-02-22
2016-09-29
2022-04-01
2017-04-03
2013-09-25